当前位置:

郴江河畔的着鞭亭

编辑:redcloud 2018-11-19 10:32:40
—分享—

苏仙岭下,郴江河畔,曾有座飞檐雕栋,别具匠心的六角亭,是给过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地方。而该亭不远处,有一泓清澈的山泉,从石缝中潺潺渗出,先汇入亭边的小井,然后缓缓流进郴江。

据当地人传说,这泓清泉的源头在白鹿洞,是白鹿和仙鹤哺育苏仙成长的甘泉。后来苏耽成仙升天了,白鹿不在了,仙鹤飞走了,这股清泉才从石缝里渗出来,供当地人民饮用,所以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亮丽,景色宜人。

 


游园休憩亭

 

小亭的正面书写着"着鞭亭"三个醒目的大字。据说是国民党革命军军长马济题写的。但"着鞭亭"的来历查史无记载。听当地老人讲,大约始建于公元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一八年间。

当时军阀割据,由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委派马济驻军郴州,以据北洋军阀南侵。传说马济身材魁伟,膀阔腰粗,络腮胡须,一脸大麻子,文才武功堪称上乘,能手举千斤鼎,双枪击飞鸟。

马济率军来郴以后,被苏仙岭和郴江河的妩媚景色所吸引,常在河边骑马习武,练兵射击,绘画作赋,或持鳌赏菊,醉酒当歌,潇洒人生,故特建此亭,命名为"着鞭亭"。

 


游园休憩亭

 

风雨沧桑,世态变幻,郴江河畔的"着鞭亭"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着鞭亭"旧址的附近,已耸立着苏仙宾馆,南岭山庄等高楼建筑群,现已成为繁华的街市。郴江右岸是宽阔平坦的苏仙路,左岸郴江游道,车辆行人穿梭,络绎不绝。这一带欣欣向荣的景象,岂是当年"着鞭亭"的静谧、淡泊、荒凉所能比拟。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