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详情点击:http://hw.hisjb.cn/tehE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农历二月廿四
今天:中雨11~13℃
明天:中雨12~14℃
【精彩导读】
★冯海燕:强化统筹意识 提升精准度 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苏仙民警王启平的战“疫”故事:想事管事干事
★苏仙区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区妇联送防疫物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白鹿洞街道东塔路社区:捐款支持疫情防控
【精彩导读】
★冯海燕:强化统筹意识 提升精准度 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3月16日,市委常委、郴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仙区委书记冯海燕主持召开苏仙区复工复产复商调度会。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志红,区领导黄光华、谢东斌、曹俏,郴州成人中专党委书记李自力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全区复工复产复商、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解决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问题等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阶段相关工作。
冯海燕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压头、形势严峻。一要强化工作统筹。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主动抓实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劳动力就业、贫困户增收、重点项目推进、经济指标调度等重点工作,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要强化工作精准度。人社部门、复工复产组每天要通报工作情况;扶贫办要全面摸清底子,确保帮扶措施精准过细、务实管用。三要强化工作落实。要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纠正作风漂浮现象,一方面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一方面严查工作落实不力、应付了事行为;要加强作风建设,弘扬“马上就办、雷厉风行”作风,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记者 李川 谭胜)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苏仙民警王启平的战“疫”故事:想事管事干事
“小王,你来了。膝盖还痛吗?没事少走点路,多休息。”3月13日7点30分,在郴州苏仙区白鹿洞街道东塔路社区疫情监测点,83岁的社区居民林娟叮嘱准时过来巡逻的民警王启平。
“小王”其实并不小,1961年出生的他,今年59岁,明年8月就要退休了。从警40年,他一直坚守基层派出所,联系东塔路社区、青年路社区。两个社区16个工作人员,只有一个男的。人少事多,几乎清一色的“娘子军”,高大魁梧的王启平就成了她们的“主心骨”和依靠。
王启平说,当警察,就要想事管事干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启平连续50多天“窝”在社区,早出晚归,走访、巡查、调解矛盾纠纷、处理突发事件……
“邻里纠纷、夫妻矛盾、社会治安……婆婆妈妈、大大小小的事,老王警官都管。哪里有需要,一个电话,他风风火火就赶来了。”东塔路社区主任胡丽娟说。
打开“微信运动”数据,王启平每天都走2万多步,50多天,100多万步,800多公里,在4个疫情监测点来回穿梭,脚酸了,膝盖肿了。但就算拖着左脚,一瘸一拐,“笔挺”的警徽总会按时出现在社区。王启平揉着膝盖,告诉记者:“年纪大了,膝盖磨损严重,加上上次扑火,膝盖又受了伤,走‘狠’了,疼得厉害。”
2月12日中午1点多,在铁桥组入口,王启平正忙着帮社区工作人员安装围挡。不经意回过头,发现10米远一处居民自建房2楼浓烟滚滚。
“起火了”,王启平拔腿就往起火点冲,打119报警。冲上2楼,用力踹开门,房间里木窗户、窗帘、沙发、垫子全着火了。他迅速拉掉电闸,抄起水盆接水,浇灭火苗。明火灭了,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细细检查了几遍,才发现天花板夹层里不断冒出火星。他赶紧找来木棍,往天花板一捅,火苗瞬间噼里啪啦窜出来。火星粘着黑灰,一起往下掉。担心天花板掉下来砸伤人,他让其他人出去,自己端起盆子,不停往天花板泼水,20多分钟,不知泼了多少水,终于将天花板上的火扑灭。
房间烤得“火热”,浓浓的黑烟刺鼻,熏得眼泪、鼻涕直往下掉,心里又急,踹门的脚麻木着,泼水的手酸痛得抬不起来,一身衣服刚被汗水湿透,又被水淋得湿透。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火势已基本控制。消防人员说,幸好扑救及时,避免了一次大祸。王启平松了口气,顶着黑一块、白一块的大花脸,一身湿漉漉,一瘸一拐回家换了衣服,又回到社区帮忙。
虽然不与罪犯面对面搏斗,但王启平的警察生涯,从不缺少“惊险”。
1999年,郴州爆发特大洪灾。有一天,王启平在南岭山庄附近巡逻。突然,路边一座变压器漏电,一位路过的市民被电倒,昏迷在湍急的水流中。情况万分危急,王启平急忙找跟棍子,在3米开外的下游,估摸着没电了,大着胆子,将昏迷的男子捞起来,一把背在背上。男子50多岁,一米七多,浸水之后,特别重。王启平咬着牙,蹚着水,最快速度把他背到70米外的桥对岸。6分钟,生死时速,赶来的救护医生说,再晚一两分钟,人就危险了。
将男子送上救护车后,王启平一脸苍白,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他的腰和颈椎都受过伤,跑得太急,人又重,体力严重透支。因为在洪灾中的优秀表现,他被记了三等功。
在社区干了一辈子,从年轻时“小王”变成现在的“老王”。王启平笑着说,虽然称呼变了,但服务居民的初心从没有改变。
两个社区流动人口多,结构复杂,仅东塔路社区就有1万多流动人口,超过了常住居民。社区管理难度大,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问题、诉求和矛盾。
“那么辛苦,为什么不换个轻松点的岗位?”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胆结石、“三高”等问题接踵而来。有人劝王启平,他只是笑笑:“在社区这么多年,早已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把社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我的社区,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再苦再累,每当听到居民亲切地招呼“老王警官”,他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有什么特别棘手的难题,交给老王警官,手到擒来。扎根社区几十年,大家都认识、熟悉、敬佩老王,他说的话,大家都听。王启平说,多下社区,多走动,多跟居民聊天,跟他们打成一片,赢得他们的信任支持,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王启平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一天要充四次电。三更半夜,他经常接到请求帮助的电话。探头坏了、小孩生病、老人走失、电动车被盗……不管多晚,“社区只要需要,我随时来”,这句承诺从未失信。
小区封闭管理,居民王某不听劝说,冲卡,还辱骂值守人员。王启平上门批评教育,说清利害关系。“强硬”的王某“服软”,认错道歉,保证下不为例。
固执的老人就是不肯戴口罩。老王及时出现,耐心劝说。老人们乐呵呵戴起口罩,还当起志愿者,劝说身边的人戴口罩。
寒冷的夜里,看到疫情监测点值守的工作人员冷得直跺脚。王启平跑遍5个药店,买来姜茶。
无论刮风下雨,你总能看见那个奔波忙碌的背影——不再挺拔的背、微微露出帽檐的白发,打湿的后背、鞋子和裤脚。
东塔路社区主任胡丽娟说,社区最苦、最累的事都交给了老王警官。大家看到他出现,都觉得安心、安全。
王启平说:“头上的警徽是这辈子最大的骄傲,明年就要退休了,真舍不得头上的警徽。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让每个居民平平安安度过疫情。”等疫情结束了,他计划抽点时间,好好陪陪在另一个基层派出所当民警的妻子,好好补偿被他们暂时“抛弃”的孩子。
王启平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他联系的青年路社区、东塔路社区,民调排名位居全区前列。(记者 李川 通讯员 胡丽娟)
★苏仙区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14日,由区市场监管局、区消协联合举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走进良田镇。
本次活动主题为“凝聚你我力量”。活动针对新冠肺炎防疫抗议期间口罩等防疫物资识别真伪的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接受消费者咨询,为消费者答疑解惑。(记者 阎鸣)
★区妇联送防疫物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为进一步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区妇联将省妇联、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携手腾讯公益爱心网友捐赠的84消毒水、酒精洗手液、口罩等防疫物资陆续送到香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金凤凰大酒店、万源家居、瑞祥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为企业在特殊时期复工复产做好保障,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双赢”。(区妇联供稿)
★东塔路社区:捐款支持疫情防控
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白鹿洞街道东塔路社区广大党员、居民积极踊跃捐款,据统计,截至3月13日,已有358位居民自愿捐款,共捐款45910元,其中居民个人捐款最高5000元。44名党员已有名41名党员自愿捐款,共捐款8040元。捐款活动还在继续中。(白鹿洞街道供稿)
★交警持续发力 为市民营造良好出行环境
近日,交警一大队加大整治力度,对市城区各大商圈公交站台的摩的和出租车开展不间断的整治野蛮驾驶、不文明驾驶等行为,持续坚持“教罚相辅”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为市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综合稿件)
★观山洞街道:硬核+温情 加强涉外疫情防控
近日,观山洞街道凤凰山社区继续加强涉外疫情防控,全力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和境外输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一日一统计、一日一汇总、一日一研判”制度,全面摸清境外人员、意向回归人数等基本情况。目前碧桂园小区摸排境外人员23人,包括美国、日本、港澳台等地区,凤凰山社区积极组织动员机关下沉干部、社区干部、物业和人民群众参与,对摸排的人员实行一级一个干部动态管理,热情周到做好服务,进一步形成涉外疫情防控工作合力。(通讯员 唐聪 陶蕻)
【要闻速览】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关键时刻冲上去,危难关头豁出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站在最险处,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带领全省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战,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详情点击:http://hw.hisjb.cn/tehG
★因疫情影响致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印发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发现儿童监护缺失的,要及时报告,要分类施策,落实监护照料措施。对没有监护人的儿童,由村(居)民委员会临时照料,确有困难的,由县级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对委托监护、指定由专人照料的儿童,要实行包干到人,对儿童照料情况进行家访或电话跟踪。详情点击:http://hw.hisjb.cn/tehF
【健康生活】
★去理发店理发,个人如何做好防护?
1、全程佩戴好口罩,理发过程中尽量避免与理发师聊天;2、排队缴费时,尽量选择扫码支付,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3、手接触店内物体表面后及时做好手部清洁消毒。
★不刮胡子口罩白戴?漏气率增20-1000倍
近日,美国疾控中心官网刊文指出,口罩覆盖区域及周边的面部毛发(胡子和鬓角等),会影响口罩的密封性,“漏气”会使空气中的病毒、病菌、污染物等乘虚而入。多项研究表明,即使一两天不刮胡须,也会降低口罩的保护作用。与每天干净彻底剃须者相比,剃须马虎的参试者面部毛发导致口罩漏气的几率增加20-1000倍。(澎湃)
【宣传标语】
●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大引领、招商引资大行动、产业项目大建设、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
●在新时代书写好苏仙发展新篇章。
●只有人人担当,人人尽责,苏仙的未来才会越来越美好。
●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
●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
●强化联防联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个人防护四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疫区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出现症状要报告。
●向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敬!
●整治交通顽瘴痼疾,苏仙在行动!
●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刻不容缓。
●确保春运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远离非法集资,脚踏实地致富。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一场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扫黑除恶,净化社会,构建和谐,共建平安。
●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摧网毁伞,综合治理,固本强基。
●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真诚解决农民工问题。
●凝心聚力,全面开创苏仙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围绕招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招商。
●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脱贫攻坚。
●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国防人人有责,双拥处处有情。
●森林防火常年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森林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
●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建设和谐平安苏仙。
●经济普查人人尽力,发展经济家家受益。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