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但我国人均每日烹调用盐达9.3克,北方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2克。更令人担忧的是,76%的食盐摄入来自家庭烹饪,6.4%来自酱油等调味品,剩余则隐藏在外卖、加工食品中。
都知道吃咸了不好,但危害到底有多大?
血压悄悄升高:钠离子过量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直接推高血压值。研究表明,每日多摄入2克食盐,收缩压和舒张压将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和1毫米汞柱。
血管压力山大: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倍增。肾脏作为排泄钠的主要器官,长期超负荷运转可能引发肾小球滤过功能衰退,慢性肾病患者中,高盐饮食者的病情恶化速度比低盐饮食者快40%。
骨骼悄悄变脆:钠与钙在肾脏排泄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高盐饮食会导致尿钙排出量增加,加速钙流失。中老年女性若长期每日摄盐超过8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将提升30%。
"胃病"悄然而至:盐分刺激胃黏膜会破坏保护屏障,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概率,胃癌发病率随之上升。
减盐的难点不仅在于控制炒菜时的盐量,更在于识别那些"藏起来的盐"。方便面每100克含钠1900毫克,相当于4.75克盐;100克话梅含钠量超过3克;甚至一片切片面包的钠含量也可能达到200毫克。这些"隐形盐"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
调味品是另一大陷阱。15毫升酱油含钠量约1000毫克,相当于2.5克盐;一勺鸡精(约5克)含钠1000毫克;沙拉酱、番茄酱等看似健康的调味品,钠含量同样惊人。加工食品更是"重灾区",腊肉、火腿、罐头等腌制食品,以及薯片、坚果等零食,为延长保质期和提升风味,往往添加大量食盐。
来源:区卫健委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