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8年6月25日苏仙手机报

编辑:redcloud 2018-11-19 11:46:01
—分享—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农历五月十二
  
  今天:多云25~32℃
  
  明天:多云25~33℃
  
  【精彩导读】
  
  ★区领导调研 “软弱涣散党组织” 整顿工作
  
  ★守护一江碧水:坐赏西河好风
  
  ★苏仙区开展亲情帮教活动
  
  ★人社局开通手机APP方便群众“掌上”缴费
  
  ★白鹿洞街道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
  
  ★部门联合走访困难服刑人员家属
  
  【今日视点】
  
  ★区领导调研 “软弱涣散党组织” 整顿工作
  
  近日,副区长肖亮到许家洞镇钟家村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 整顿工作。
  
  肖亮详细了解了钟家村党组织建设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指出,支村两委同志一定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创先意识、规矩意识和团结意识,主动担当,善于作为,既讲民主又讲集中;“第一支书”要做好“传、帮、带”,把握工作思路,确保党风、民风风清气正。(许家洞镇供稿)
  
  【守护一江碧水】
  
  ★坐赏西河好风光
  
  “我们都是特意到西河来拍照的,这里随手一拍就是美景!”6月21日,郴州苏仙区栖凤渡镇河头村西河风光带旁,从市区驱车前来的周晶一边与“闺蜜”自拍,一边兴奋地说到。顺着她们拍照的方向望去,沿岸葱茏青翠,水面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扑面而来的是植物芳香,不禁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如画美景“治”出来
  
  西河是湘江源头之一,也是苏仙区的“母亲河”。西河苏仙段南起许家洞镇板屋村,北至栖凤渡镇南香村,流经14个行政村,总长40.7公里。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镇迅速扩张,导致自然资源破坏严重,西河水生态恶化、防洪能力减弱。虽经多年不懈治理,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2014年7月,苏仙区结合郴州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这一契机启动西河综合治理(西河水生态风光带)工程,总投资3.93亿元。经过近4年的时间,目前苏仙区已进行河道防洪治理100公顷,建成城际绿道37.64公里,旅游公路36.5公里,兰王庙湿地公园、岗脚湿地公园、兰王庙驿站、栖凤渡驿站等多处生态景观,有效解决了一批水安全、灌溉、岸线保护问题。
  
  西河综合治理所带来的变化,沿岸居民感受最深。“我们村河边这一片以前是个废弃砂场,没什么人影。现在建成了湿地公园,环境美了,水更清了,大伙都爱上这来。”家住苏仙区栖凤渡镇岗脚村的罗拥军告诉记者,每天晚饭后到岗脚湿地公园去“溜溜弯”,已成为他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源头活水“净”起来
  
  河流治理水清是关键。在苏仙区栖风渡镇瓦灶村,刚刚建成的300亩退耕还林还湿项目正在进行运行试调。
  
  2017年,苏仙区启动西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作为西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的重要组分,该项目不仅具备展示湿地景观、生物多样性保育等功能,还能利用湿地净化能力,为瓦灶村农村面源污染水提供净化区,使净化后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保障西河下游、湘江上游的水源安全,每年可回归自然河流系统清洁自然水约113万吨。
  
  除此之外,位于栖凤渡镇太阳坌村的栖凤渡污水处理厂对西河水污染治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栖凤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000吨,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能有力承载栖凤渡镇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并进行处理,有效地减轻区域水系污染问题。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治理,苏仙区还大力开展了禽畜养殖规范整治,对沿河13家养殖场进行了拆除。在三项举措的作用下,目前,西河苏仙段河流断面水质稳定控制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内。其中,铅、镉、砷、铜、锌排放量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良好生态“护”下来
  
  西河苏仙段沿岸共有14个行政村,分布居民22000余人。随着西河周边环境的改善,沿河美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而来”。面对越来越密集的人口和频繁的活动,如何让沿岸村庄居民生活垃圾及旅游垃圾不进入河中,让西河水长清、景长在,苏仙区想出了“妙招”。
  
  苏仙区针对西河流域村庄多、电站(拦河坝)多、游客多的特点,按照上下游联动、水陆共治、分级承担,以及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两不入河,一不出界”的河道综合保洁模式。
  
  “一不出界”是指将西河河面水域分段负责保洁。将沿河7个拦河电站、4个抽水泵站作为保洁责任主体,划定拦河坝上游500m、下游1000m为保洁范围,并明确垃圾必须上岸、统一收集清运、安全作业等保洁措施,实现了水域保洁分段负责,河面垃圾不出界。
  
  “两不入河”则是指从两方面进行生活垃圾源头治理。一方面是由当地政府通过服务外包,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对西河沿岸游步道、公园游园进行专业化保洁,确保游道公园旅游垃圾不入河。另一方面是在西河沿岸村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村民们只需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简单分类收集,由保洁员定期上门回收,按照市场价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折算出具体金额登记在“再生资源绿色银行存折”上,村民可拿存折到村里的物品兑换点换取相应价格的日常用品。村里收集的垃圾由镇里进行转运,最终集中到区里统一处理。这种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确保村庄生活垃圾不入河。
  
  家住苏仙区许家洞镇太和村的李群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她每个月都能通过分类回收将垃圾“变废为宝”,不仅能为家里换取生活用品,更能为家乡环境美化出一份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西河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全新面貌成为苏仙区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记者:王雪)
  
  【区内动态】
  
  ★苏仙区开展亲情帮教活动
  
  6月22日,区司法局、区妇联组织看望慰问了桂阳监狱苏仙籍服刑人员和他们的家人,让身处高墙中的服刑人员和高墙外的亲属共同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服刑人员罗某在服刑期间遵守纪律,认真接受改造,牵挂家中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和患肠癌晚期的母亲。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录制了家庭视频,送到了正在桂阳监狱服刑的罗某手中,转达了母亲和儿子对他的思念。
  
  此次活动旨在掌握在监的苏仙籍犯人改造情况,按照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从生活上进行关心,从行动上进行感化的原则,摸清思想动态,询问其存在的困难,同时向在监狱服刑的人员宣传宪法及政策知识,支持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参加技能培训,积极工作,重新做人,顺利回归社会。(记者:殷振魁)
  
  ★人社局开通手机APP方便群众“掌上”缴费
  
  近年来,区人社局利用“互联网+”思维,完善了医保网上缴费新模式,通过开通“智慧人社”手机APP服务,让群众在“掌上”就能快捷办理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和个人社保权益查询等业务。
  
  为把此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该局还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培训镇村、社区、学校等人事干部,分片宣传、上门服务,手把手地教群众如何使用手机缴费,并制作了“指尖轻点、随时缴费”的短视频影像资料,形象直观,简单易学。现在,全区医保参保实现动动手指,查询订单、缴费信息不跑腿,彻底告别了拥挤排队现象。
  
  据了解,这一便民措施惠及全区30多万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截止日前,全区已依托掌上缴费办理了600多笔医保参保业务。(通讯员:文雪梅 段利红)
  
  ★白鹿洞街道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
  
  6月22日,白鹿洞街道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共37人开展专题集中培训。
  
  此次培训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通过观看教育片、上党课、知识测试等形式,进一步端正了参训人员的入党动机,坚定了参训人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提升了参训人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讯员:欧阳朝霞)
  
  ★部门联合走访困难服刑人员家属
  
  近日,区司法局、区妇联、五里牌镇政府联合相关单位人员到服刑人员欧某家走访慰问,与其家属进行了深入、恳切的交谈,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
  
  据悉,欧某家庭条件困难,父亲去世多年,母亲常年患病,无钱去大医院医治,姐姐和妹妹都有各自的家庭,靠打工勉强维持生计,经济拮据。
  
  走访中,工作人员向其家属通报了服刑人员在监狱参加改造的基本情况和生活、身体状况。走访的领导鼓励家属要自强不息,克服生活困难,让服刑人员在监狱继续安心改造,争取减刑并早日回归社会。欧某的家人也通过录像表达了对其早日回归社会的期盼,嘱咐其务必要自觉参加改造,争取减刑和假释机会,早日与亲人团聚,担起家庭的重担,不要辜负家人和政府的期望。(五里牌镇司法所供稿)
  
  【宣传标语】
  
  ●用天下人才建设苏仙,引天下钱财发展苏仙。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苏仙新发展。
  
  ●在新时代书写好苏仙发展新篇章。
  
  ●郴州发展 ‘我’的责任。
  
  ●扫黑除恶,净化社会,构建和谐,共建平安。
  
  ●远离非法集资,脚踏实地致富。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建设和谐平安苏仙。
  
  ●只有人人担当,人人尽责,苏仙的未来才会越来越美好。
  
  ●凝心聚力,全面开创苏仙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抓好园区、景区、城区三大平台,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围绕招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招商。
  
  ●创先争优,你追我赶,迅速掀起重点项目建设新热潮。
  
  ●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脱贫攻坚。
  
  ●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禁止燃放鞭炮,城市需要安宁和环保。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带头打造坚强堡垒模范标杆。
  
  ●打响夏季防汛新攻势,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森林防火常年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坚持依法征兵强军强国家。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传承红色档案,弘扬革命文化。
  
  苏仙区作风大提质活动投诉举报电话:2189721、2882942
  
  举报邮箱:ZFZD0707@163.com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