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仙手机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刊(五)

编辑:redcloud 2018-12-07 14:45:36
—分享—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农历九月廿五

今天:多云12℃~20℃
明天:多云13℃~23℃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不忘初心 谱写政协事业新篇章

——改革开放40周年政协工作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来,区政协始终聚焦苏仙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团结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推进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为苏仙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紧扣中心议政建言,助推苏仙改革发展

区政协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提出破解发展难题的应对之策作为工作着力点,选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研视察,深入协商议政,理性建言献策,努力贡献政协智慧。

“党委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40年来,区政协先后就搞好国企改革、促进我区旅游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矿山整治、园区优先发展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休闲农业发展、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创新创业工作等事关苏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协商、监督等各类履职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苏仙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的局面,当时的郴县政协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优势,动员和组织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对全县的重大决策直接参与分析论证,就“县属工业企业现状与发展”、“全先合资企业发展情况”、“商业系统改革情况”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为恢复和发展地方经济、加快苏仙开放开发、巩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0年,区政协对高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组织部分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入项目建设地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报告对区委、市委领导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对促进该项目的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09年,围绕“我区农村三大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调研组深入乡镇、村、组、三大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掌握了我区农村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区政协将调研报告呈送区委、区政府领导审阅,同时以文件形式下发,供乡镇和区直部门参考。区长办公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及区委常委会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村“两委”作用,大力推进三大产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把该项工作列入年度推进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     

住区市政协委员和区政协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引东江水入郴江河》的调研报告,经市政协常委会专题研究,提交市委、市政府,为郴州市“十二五”规划关于“江湖互补”城市水网的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个调研报告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2017年,区政协围绕“关于郴江河中下游治理和保护情况”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以《推进郴江河中游治理开发,构建城区东南方向山水主轴》为题在市政协五届二次
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就推进郴江河中游治理开发,构建城区东南方向山水主轴提出多条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二、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致力改善民计民生

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囊团优势,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思想,始终把“人民政协为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展现政协组织的聪明才智,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民情、维护民利作出了不懈努力。

2003年,区政协就全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4050”人员腾岗就业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组通过对低收入家庭开展问卷调查,召开企业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了解情况,研究探讨收入增长机制,调研报告形成后提交区委、区政府,协助区政府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2002年,针对乡镇(街道)干部职工反映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未完全落实的问题,区政协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区政协二届六次常委会上,就这次调研提出的建议、意见与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会后,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就“两费一金”落实到位情况作了研究部署,并下发文件落实措施,基层干部反映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针对城区小学学位紧张的问题,2009年,区政协组织教育界委员实地考察城区小学,提出了住宅开发与学校建设配套,严格划片招生、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等建议。区政府常委会议上专题研究部署城区学校提质扩容工作,用三年时间投入资金1.4亿元,对城区学校进行整合,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9000个,逐步解决中心城区学校班额过大和择校问题。

区政协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的“直通车”优势,累计向省、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近900篇,许多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实现了民意输入与政策输出的良性互动。其中《关于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的建议》、《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重视零“截访”规定实施后的新问题》等被全国政协采用。《关于苏仙区卜里坪街道卜里坪五组村民建房难》、《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的社情民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区政协积极开展“三献”活动,组织全体政协委员参与全区“城乡美丽工程”建设活动,收到委员捐款近百万元,用于全区示范村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委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法律援助等慈善惠民活动,主动纾解民忧民困。开展委员“三个一”行动。全区195名委员联系贫困户468户,为贫困家庭筹集发展资金20余万元,资助150名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完成学业,帮助130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

区政协充分利用各种履职方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其中仅提案一项,平均每年的民生类提案就占提案总数的80%以上,涉及城乡教育发展、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助力优化改革发展环境

区政协立足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牢固树立“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理念,先后围绕重大民生工程、法治苏仙建设、优化政务环境、涉农资金管理等主题,通过听政、问政、议政、资政等程序切实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助力推优化全区改革发展环境。

2008年冰灾后,区政协围绕灾后重建的突出问题,组织委员开展视察活动,就加快我区林业灾后恢复工作向区政府提出了建议。区政府十分重视,加大了林业灾后工作力度,完成造林和补植补造6.2万亩,争取了楠竹和油茶恢复重建资金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00万元。

区政协开展的“翠江流域环境治理情况视察”,紧扣省、市湘江流域治理这一大课题,通过实地视察了解翠江流域周边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形成的视察报告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全区掀起了一场整治非法排污的“风暴”。

2017年,为推动我区精准扶贫工作和各项措施落实,区政协就重点提案《关于持之以恒,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建议》开展协商座谈会,委员们通过视察省级贫困村、扶贫产业项目,听取扶贫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提出完善政策和工作措施的协商建议12条,为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区政协积极探索开展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先后组织对区水务局、区卫生局、区国土分局等20余个区直部门单位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向全区公布评议结果和被评议单位整改措施及整改效果,对在评议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建议案提交区委、区政府研究解决。广纳民言、客观公正、边评边改的民主评议得到了委员和各界群众的高度赞誉。

积极拓展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渠道,开展向政府职能部门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以往民主监督员由被监督单位自行聘任,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且监督员职责不明、参与不深、知情不多,由“聘”改“派”,使民主监督由“分散监督”变为“集中监督”,近年来,区政协向苏仙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等10个单位委派了民主监督小组,增强了政协民主监督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区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关键,注重打基础、增活力、强能力、建机制,不断提升政协工作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工作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政协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中共苏仙区委关于贯彻〈中共湖南省委政治协商规程(试行)〉的实施意见》和《政协郴州市苏仙区委员会重大事项专题协商操作实施细则》、《政协郴州市苏仙区委员会常委会议事规则》、《政协郴州市苏仙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和完善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形式和程序,进一步细化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相关程序,使政协作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为进一步推动委员履职,区政协制定了《苏仙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委员履职档案,明确委员的权利和义务、遵循的原则、履职内容和方式等,2018年区政协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对委员履职进行评价,推动委员履职和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政协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区五届政协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和省政协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政协云”建设,结合苏仙实际运用政协云助推委员履职和机关工作、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履职质量和水平。



【宣传标语】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苏仙新发展。
●用天下人才建设苏仙,引天下钱财发展苏仙。
●在新时代书写好苏仙发展新篇章。
●只有人人担当,人人尽责,苏仙的未来才会越来越美好。
●凝心聚力,全面开创苏仙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抓好园区、景区、城区三大平台,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围绕招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招商。
●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脱贫攻坚。
●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
●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带头打造坚强堡垒模范标杆。
●扫黑除恶,净化社会,构建和谐,共建平安。
●国防人人有责,双拥处处有情。
●森林防火常年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建设和谐平安苏仙。
●经济普查人人尽力,发展经济家家受益。

苏仙区作风大提质活动投诉举报电话:2189721、2882942
举报邮箱:ZFZD0707@163.com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