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以来,通过集中宣讲、中心组学习等方式,许家洞镇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全镇上下聚焦发展新蓝图,立足产业、招商、攻坚、小康、改革和党建等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山水生态福地,中南温泉名镇”的总目标,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努力为推动许家洞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展现新作为。
着力推进产业项目发展
一是打造711矿独立工矿区,创响特色小镇品牌。落实居民避险搬迁,新建避险安置小区,完善道路、绿化景观、给排水、供配电、室外铺装等配套设施;对原有道路、场地等提质改造,完善矿区道路、交通、污水处理、文化活动、教育、医疗、养老、用水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对郴江河(官庄坪至清泉段)综合治理,对焦冲村、温泉村等7处小型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打造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保证食品安全,为陈家楼生态康养中心完善配套建设。
二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持续开发郴州国际温泉城项目,再规划用地200亩,建设欧陆风格大户型住宅,完成文化创意园、高端教育学校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的一条龙优质服务和两小时近郊自驾游休闲圈,推动喻家寨旅游整体开发项目,发掘潜在文化旅游价值;承接金旺煤矿产业转移和提质改造,利用许家洞镇区位交通优势、健康的热水资源、秀丽的山水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养老、康养服务产业。
三是整合近郊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整合马头岭蔬菜基地、焦冲瑶台养生的特色农业等资源,打造田园综合体。利用西河风光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完善公路、交通、绿化、美化设施,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农业产业链,推动沿线有机蔬果种植,发展有机蔬果采摘园和农家餐饮业,形成自驾、骑行、旅游集散中心。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发挥许家洞镇便捷的交通优势。支持郴州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建设工作,构建智能物流平台,形成马头岭-黄草沿线物流产业链;推进造香公路、南岭大道(许家洞路段)提质改造,抓好公路沿线村庄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对郴江河许家洞镇段10余个村庄河道及两岸进行美化、绿化、亮化,通过清理河床、清除违章建设、加固河堤、减少排污口等,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废弃水对郴江河的污染。
五是服务群众,大力推动社会民生项目落地。坚持从多方面关注民生民本,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积极推进马头岭供水项目,建设马头岭自来水厂,解决马头岭村、荷叶塘村、板子楼村、马头岭社区及马头岭学校1262户3405人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保障好农业生产这条主线。打造葡萄、鲟龙鱼、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开拓高端客户,探索外地市场。构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模式。着力打造西河农业产业园,有效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开发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构建精品民宿产业链,以兰王庙村聚贤客栈为龙头,带动西河风光带沿线发展精品民宿产业,提升西河观光农业产业丰富度,形成西河“周末游”经济圈,构建“农业娱乐型”和“乡村度假型”发展模式。
三是推进好移风易俗。以修订新村规民约为抓手,以“一队五会”为保障,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向深入。继续努力将板屋村打造为下一个省级美丽乡村,并全力争取省级文明乡镇的荣誉称号。
带头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坚决防范“四风”及其变异形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是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提升干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晶
本文为苏仙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uxiannews.com/content/2020/12/31/880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