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湖南工商大学 “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队踏着夏日的脚步,走进 “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苏仙区坳上古村,以 “文旅赋能与非遗活化” 为主题,开启了一场青春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为古老村落的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在坳上古村的非遗工坊里,剪绣非遗代表传承人李红梅正耐心地向实践队员们传授剪绣技艺。“你们想要在这上面呈现桃花、梅花、莲花之类的图案,我画一下给你们看,就明白了。” 她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剪绣文化褪去神秘面纱。队员们从最初的 “纸上谈兵”,到亲手拿起剪刀实践,在一针一线、一剪一刻中,真切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温度在指尖流转。
“这两天通过亲手制作,我对非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湖南工商大学学生施霏感慨道,“以前看这些非遗作品,总觉得好像很简单,就是看一眼的事。但亲身实践后才发现,这些技艺的传承真的非常辛苦。”
坳上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剪绣、木雕等传统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这也使其成为吸引高校学子前来实践研习的重要基地。活动期间,学子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力,通过网络直播等创新手段,生动展示坳上古村的非遗传承过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古老技艺的魅力。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直播或者短视频,向大家传播非遗。” 湖南工商大学学生李玉娜表示,“我们要不断继承和传承,一代又一代地为非遗的传播发挥自己的光亮。”
对于此次高校学子的到来,李红梅也十分认可:“通过学生们这次‘三下乡’活动,能更好地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热爱,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能以此为契机,推广我们苏仙区的坳上古村。”
高校团队的深度参与,不仅为坳上古村的非遗技艺注入了青春活力,更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提升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建分 谢胤晟
编辑:李阿俊
本文为苏仙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uxiannews.com/content/646941/63/1516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