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仙区:严把安全关 将“菜篮子”炼成“金招牌”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晶 2025-08-08 21:39:45
—分享—

近日,在山水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菜农们正将一袋袋蔬菜搬上冷链车,这些经过严格筛选的蔬菜,将跨越山水,抵达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山水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处五盖山镇,其种植基地海拔可达990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蔬菜种植条件,每年可供应蔬菜约4000吨。

郴州市山水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耀尹:“现在,我们每天都有10吨的这个蔬菜的输出,然后我们还在保证这个本地市场的情况下,还输送到粤港澳,送往这个上海宁波。”

据了解,该公司被认定为“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授权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其订单持续火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公司的硬条件,更在于软实力——安全的品质。

郴州市山水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耀尹:“我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每次产品上市之前,我们都会进行自行检测,同时,我们也不定期地接受区农业农村局,对我们公司产品的抽检。”

这样的严格管控正是苏仙区蔬菜产业的标准配置。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五盖山镇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生产基地,常态化开展蔬菜基地的农残、重金属等指标监测,精准筛查、严格管控。

区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李雪涛:“除了在农场检查方面提供服务之外,我们在生产主体的生产种植方面,我们一样要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服务,还有在病害防治方面 我们都指导这个生产主体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确保我们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生产管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则是农产品形成双重保障机制的关键。在郴州市山水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冷库里,即将发往广州的蔬菜包装箱都贴上了“承诺达标合格证”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检测报告、生产基地信息,实现了“带码上线、带标上市”。

区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人李雪涛:“我们苏仙区还将184家生产主体264个农产品纳入了身份证管理,全部进入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确保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确保我们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严苛的安全标准带来了市场认可,目前苏仙区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0家,全区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有效数达36个,其中绿色食品33个、有机产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这些带着身份标识的蔬菜以安全可靠的品质直抵全国人民的餐桌,成为千家万户“舌尖上的选择”——这,正是苏仙区精心打造的“菜篮子”金字招牌。(全媒体记者:唐雨琪 张朋)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晶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