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次公开一份特殊病历,该病历以翔实的医疗记录揭露了侵华日军在长沙实施暴行的历史真相。
此为1950年湘雅医院收治的熊女士就诊病历,系英文手写版本。来源:新湖南
病历上记载,1950年1月11日,36岁的长沙市民熊女士因“双侧输卵管炎”来到湘雅医院治疗。经医生询问得知,她的病情起源于日军占领长沙期间。
自1944年6月长沙沦陷,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前夕,长沙一直在日军的控制之下。当时,熊女士是一名小学老师,尚未结婚。“1945年1月的一天,两名日军士兵对她实施了性侵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黄耿文介绍,病历详细记录了受害者此后5年间的痛苦历程。
“患者遭受侵犯前身体健康,但被侵犯3天后便出现刀割般的腹痛,并且伴有痉挛性的加重。更不幸的是,一个月后发现怀孕,试图进行堕胎一直未成功,直到在被侵犯半年后,多次采取中药治疗和手法堕胎才得以成功。”之后,患者每隔三四个月就发作一次腹痛。1949年9月后腹痛频率更多,每个月都发生,有时还伴有血尿,于是入院检查。
此为1950年湘雅医院收治的熊女士就诊病历,系打字机打印版本,与手写病历相互印证。来源:新湖南
从病历上还得知,熊女士此次住院周期29天,经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黄耿文说,这份病历有手写和打印两个版本。之所以采用全英文手写,是因为湘雅医学开办之初由中外合办,采用全英文教学,因此1951年之前的病历均是英文书写。“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病史、体查到实验室检查,从诊断、医嘱到疗效,这份病历都有完整记录。它不仅是医学生病历书写的范本,更是揭露日军暴行的无声证人。”
此份病历现作为“典籍里的湘雅”特展的重要展品展出。
目前,湘雅医学院已对该病历进行数字化保存,并将作为抗战历史研究的重要物证加以保护。
来源:新湖南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