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籁有声:龙景峡原始景观话传说

编辑:redcloud 2018-11-19 11:54:31
时刻新闻
—分享—

风光旖旎的龙景峡位于五岭北麓,东江湖畔,曲径通幽,四季如春。相传炎帝神农千里迢迢远涉而来,但见这儿峰峦绵绵,流水潺潺,古木参天,花草繁茂,无奈峡中盘踞一条蛟龙,虽潜此修行,却凡心未泯,生性难羁,时常惊扰乡邻,终难修正果。于是,广施善举的神农遍尝百草,采集养心益智的药草,一心调养蛟龙。久而久之,蛟龙性情趋转,灵气渐生,从此循规蹈矩修行。后来蛟龙修成正果,行将召回东海。当动身时辰已到之时,正巧神农又背负药囊如期而至,一向温顺的蛟龙禁不住衷情大恸,既为深受隆恩而无以回报,又为从前的莽撞而痛悔不已,于是舒卷龙身,摇尾叩首,虔诚谢恩,不觉泪如雨下,依依腾空而去。据说此时山动地摇,溪水陡涨,山涧峡谷忽啦啦顿现瀑布飞流、碧潭巨石。从此,这儿始得神农赐名——龙景峡。
 

而今,沿着湖畔密林甬道拾级而上,逶迤而入一座六角彩亭。据说先祖神农氏于此构亭栖身,开歧黄之先河,广替百姓祛病疗疾,故此亭名曰神农亭。而距亭数丈之隔,从怪石嶙峋的千仞绝壁奔涌而出,隆隆涛声如惊雷震宇的绝壁瀑布名曰龙景瀑,寓意蛟龙造化此等深涧奇景。
 

沿着石栏栈道迤逦而行,但见流水湍急,赫然而立一方原始巨石。相传神农每每采来药草,每每屹立此石,潜心调养蛟龙,故曰龙心石。而与龙心石遥遥相对的便是龙骨石——据说蛟龙甚感神农隆恩,慨然留下颈上骨质饰物馈赠,随着一声轰然,那饰物顿成一方有棱有角的水中巨石,因此故名。
 

溯流而上百十步,但见深涧一瀑银练似的腾空而泻,抛珠溅玉,如诉如泣,令人情思悠悠。相传蛟龙修行届满,腾空离去时,不觉情恸难抑,热泪迸流,顿成此瀑,于是神农赐名龙吟瀑。而今凝眸观瀑,令人遐想翩翩。岁月沧桑,蛟龙已远,惟此人间绝境——龙吟瀑涛声汩汩,宛若蛟龙如诉如泣殷殷衷情。
循石栏小径攀行数十米,可见涧中碧潭波光潋滟,引人入胜。相传炎帝神农攀援群山沟壑,荷锄背药归来,常常亲临此潭小憩,掬一棒清泉,聊以解渴,故名神农潭。
 

而今伫立神农潭,遥想神农千古盛德,耳边涛声轰鸣,如鼓如雷,原来咫尺开外,赫然崛立世间奇景——仅仅七八十米的河床,雪白的浪花居然连连跌宕,呈现首尾相连的三座瀑布。据说蛟龙沐神农教养修成正果,行将离去时,遥对一身布衣的恩人神农,连连腾空叩首,岂料轰隆声中,平坦的河床居然跌宕叠嶂——三座瀑布竞相呼应,互为彰显,竟成人间绝妙胜境。神农感慨不已,便将这儿赐名三叠瀑。
 

更绝的是,掬一捧古之幽情,沿石径小道行至深涧深处,眼前豁然一亮,原来此处居然掩隐着一处人间仙境——花滩溪。放眼望去,但见河床平坦而开阔,百米石滩洁净如洗 ,纤尘不染,潺潺流水清流见底,波光粼粼,宛若明镜;而两岸芳草青青,林木葱葱,点缀着簇簇红的白的黄的花朵儿,尤其常青藤蔓攀援,更显一派碧绿,植被茂密,阵阵山风徐来,绿林起浪,鸟语花香;而令人美不胜收的是,百米花滩溪尽头别有一景——飞流瀑布,碧潭幽深。久久凝眸,不由得令人遐想,此地可谓人间天簌。
 

相传远古时候,沿花滩溪畔蜿蜒西行,穿过一片丛林,便闪现出一片田园风光,筑于阡陌一隅的茅屋竹舍,前有果林,后有菜园,便是村姑玉女的家。貌若天仙的玉女待嫁闺中,不知撩起了多少年轻男儿的爱慕之心。然而玉女一一婉拒,常常悄然而行至花滩溪畔,与心上人——金童幽会。金童家住北山,虽家境贫寒,靠砍柴打猎为生,但模样儿俊朗的他勤劳勇敢,早已赢得了玉女的芳心。而玉女每每临溪便轻舒歌喉,用甜蜜的歌声唤来金童,双双浣纱戏水,漫步溪畔,卿卿我我;林中悠荡秋千,耳鬓厮磨,每每坠入爱河。
 

久而久之,玉女和金童的至真至爱不但令乡亲们称羡,而且赢得了虔诚的祝福:人们惊诧地看到,寻得美满爱情的玉女愈发出落得花容月貌,因而便将这对有情人儿相依相拥的溪畔巨石唤作丽人台,并将七八米开外两座屹立水中的玲珑原石唤作金童玉女石。而今,经科学测定,已揭开玉女美颜之谜——原来偌大的花滩溪空气纯清,弥漫负氧离子和天地之精气,尤其登丽人台休闲,可吮吸到高达9.4万个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空气,故今名天然氧吧。
 

金童和玉女的至真至爱同样感动了芳草林木。说来也奇,距丽人台咫尺之隔,芳草如茵的溪畔竟然簇生出相依相偎的连理树,而且代代繁衍至今。迄今,伫立岸边连理树下,甚感爱情造物的神来之笔——两棵挺拔玉立的参天大树不但同根萌生出主枝,而且恰如一对恋人挽臂相拥,居然连枝萌生出枝叶繁茂的树冠。
或许世间万物皆有情。百米石滩的尽头,那一帘瀑布,那碧绿深潭,人们已寓意祝福,分别取名鸳鸯瀑、鸳鸯潭,一直流传至今。可瀑布有灵,随着春夏秋冬的来临,常常呈现银练般的三帘瀑布,且心心相印汇聚崖下深潭,因此又名三银瀑,而深潭又名三心潭。
 

或许这一人间缠绵不渝的真爱亦感动了上苍,因而不吝赐福——每当日出晴朗之日,上午八时许,鸳鸯瀑上空,白云悠悠的天穹便呈现一道七色彩虹,煞是绚丽壮观,直到十一时才渐渐隐去。
 

相传,峰峦连绵的龙景峡原本没有路,人们见神农搭架攀援,历尽艰险,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却不图分文回报,于是纷纷寻访神农的踪迹,修路搭桥,以为回报。据说,人们在龙景峡北峰林中开辟石蹬小道,面对道道沟壑,束手无策,还是神农教给大家一个办法:将三根或四根圆木扎成一排,搭在深沟两端,便架成了木桥。后来,人们沿着北峰山脊修辟石板小路。当小路延伸至林中山麓时,人们纷纷为眼前布满鳞状的绝壁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后来还是神农解开了谜团:原来蛟龙当年离去时,曾经缠身绝壁,面对修行多少年的深涧峡谷而依依不舍。因为龙身久久地缠住光洁的石壁,因此留下了片片鳞甲。人们恍然之时,纷纷感慨不已,便将这片绝壁唤作龙鳞壁。
 

当石板山道修至山巅古松林时,人们感念如此情景——神农采药归来,常常林中小憩,因此便筑起一亭,馈赠神农,并请神农命名,可神农却坚辞不受。
 

后来,这条石板山道成了山里通往山外的担盐古道,曾经兴盛了多少年代。千古岁月,历朝历代,大凡石板古道皆辟有长亭、短亭。于是,昔日的林中古亭才命名为十里长亭。而这条通往沿海的担盐古道,一代一代的先人们肩挑背驮,累了倦了,纷纷歇息古道长亭,一杯清茶,一壶浊酒,不知消释了多少人生的重荷。
 

而今,这条担盐古道历经岁月沧桑,已成了登山远眺东江湖畔的林中幽径,而古松林中,那残存的亭中石凳仍肃然伫立道旁,仿佛在诉说一个个动人的传说。遥想千古岁月,那先祖神农、蛟龙、村姑、后生……一个个传说分明在诉说着人间的殷殷憧憬和悠悠期盼。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