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心抗冰灾 多措并举抓重建
——苏仙区畜牧水产局抗冰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2008年1月12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冻凝了郴州这块湘南大地。苏仙区的19个乡镇(街道)普遍受灾,长时间、大强度的暴风雪和冰冻,长达二十多天的停水断电,使全区养殖业遭受了巨大损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灾情发生后,苏仙区畜牧水产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以局长邓满成、党组书记彭小军为首的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下,积极投入抗冰救灾,全面开展灾后恢复养殖业生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上下一心,奋勇抗击冰雪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苏仙区畜牧水产局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奋勇抗击冰雪灾害。全局根据不同任务,分成6个抗冰救灾小组,每组安排4-5人,分别由局领导带队,全身心投入到京珠高速、107国道的破冰通路和值勤救援,以及“三清一化”、屠宰场、市场检疫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历时半个多月,共出干部职工460人次,出动车辆63台次,取得了抗冰救灾的全面胜利。
1月29日5时,接到赶赴京珠高速五里牌路段参加破冰抢险大会战的命令,局长邓满成不顾多天来的疲惫,立即带领10名干部职工按时赶到了破冰现场。在冰天雪地里,冒着下个不停的冰雨,干部职工们用冻得通红通红的一双双手,挥舞着冰冷的锹镐,将厚厚的冰,一层一层的剥去,饿了抓一把干粮啃,渴了喝一口快结冰的水,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在1月30日到2月5日一周的时间里,全局干部职工一直战斗在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的救援和维护秩序工作中,他们冒着黄豆大小的冰粒和冰冷透骨的雪雨,把一车车食品、饮用水和一些保暖衣物,运到路上,送到被困的司乘人员手中,半夜还蹲守在执勤点上,一熬就是几个昼夜……局长邓满成由时长时间在冰雪中“浸泡”,寒气透骨,老胃病和腰肌痨损病不断的折磨着他,皮鞋进水,袜子浸水,脚趾泡水,冻得麻木……他就这样坚持着,战斗着,实在疼痛难忍时,他才上到冰冷的车上,用自己的手搓揉着自己的脚趾,眯上眼睛,喘一会气,有时,就这样慢慢地睡着了……
连续一个多星期的雪雨和冰冻天气,使全区大部分乡镇停电停水,一些养殖场栏舍倒塌、缺水少料、母猪流产、仔猪死亡,养殖业生产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冰雪无情人有情,灾情就是命令。从1月18日开始,每个乡镇动物防疫员的手机都收到了局长邓满成发出的“关注冰雪天气,巡查动物疫情”指令。全局干部职工大力开展巡查活动,走村串户,查看养殖户各项防护措施,走访养殖场(小区)和一些散养户,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防寒保暖、防疫治病工作,给他们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有时要徒步走上几公里山路,甚至十几公里的山路。在抗冰救灾期间,全局上下接到各类求助电话近2000个,共出动业务骨干和动物防疫员开展技术服务900多人次,救治家畜近3万头,家禽达到8万羽,为养殖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千余万元。
二、强化措施,确保大灾过后无疫
由于雪灾的影响,动物抗病力下降,动物疫情形势严峻,为避免和减少动物疫情的发生,苏仙区畜牧水产局不等不靠,及时下发了(苏防重病指[2008]3号)《关于切实抓好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对灾后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全面开展灾后动物防疫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消毒灭源。当抗冰救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局党组就对灾后消毒灭源工作就进行了部署。1月28日,紧急调购和发放消毒药品100余件,防治动物肠道疾病的痢菌净原粉20件,雨衣、雨鞋、手电等应急物质80件(套),并安排专人和两台专车,分发到各乡镇动物防疫站和规模养殖场。由于冰冻严重,有些地方交通中断,防疫员就用麻布抱住双脚,手扛肩挑,赶到农户和养殖场进行消毒工作。有一次两个防疫员运送消毒药品到海拨最高的大奎上乡的一个养殖大户,当时冰雪封山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山陡路滑,别说用车子,就连人也要手脚并用才勉强上得去,他们徒步爬行了十多公里路,花了近四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当时那个养殖场老板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年前的几天时间里,就完成了全区14个畜禽交易市场、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和部分养殖业相对集中的村组的消毒工作。
二是加大流通监管力度。冰灾期间,市场上畜禽水产品等各类物资极为短缺,为了严防不合格肉食产品进入市场,仅仅只有5人的肉食品安全监管组,实行24上岗值班执勤制,昼夜巡查在屠宰场和城乡畜禽交易市场,切实加强产地和屠宰检疫,严防病(冻)死畜禽及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他们每天早晨4点就起床到屠宰场,一直忙到早上8点,然后进行市场检疫,再赶到乡镇市场,巡查产地检疫情况和全区畜禽灾损情况,并组织和监督对冻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抗冰救灾期间,全区无害化处理家畜近5万头,家禽4万多羽,确保了群众春节期间食肉安全。
三是扎实开展动物免疫注射。春节一过,全区的动物免疫注射工作就全面展开。2月份以来,全体乡镇动物防疫员共与养殖户签订了动物防疫责任书1000多份,对全区畜禽进行“地毯式”的免疫注射,全面提高畜禽抗体水平。在实施疫苗注射过程中,全体防疫员早出晚归,每天穿梭在乡间小路上,白天钻猪栏牛舍,晚上蹬鸡圈鸭笼,整天重复着单调的几个动作,忙碌而辛苦,有时碰到“钉子户”,还得苦口婆心的解释做工作,而且得不到支持和理解,回报的是冷言冷语的挖苦和埋怨。他们就是这样辛苦工作着,默默的承受着,一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返回家……到目前为止,全区灾后共免疫家畜10.2万头, 免疫家禽19.5万羽,确保了灾后疫情清静。
三、深入一线,积极恢复养殖业生产。
灾情过后,全区养殖业的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养殖业灾后重建工作组,由局长邓满成、局党组书记彭小军负负总责,分设动物疫病防治组、养殖业生产恢复指导组、肉食品安全监管组等6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局党组成员和局领导负责,具体落实各项措施,抓好养殖业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下发了(苏牧发[2008]5号)《苏仙区畜牧水产局关于抗击冰雪灾害恢复养殖业生产工作方案》,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大年初三过后,在局长邓满成的带领下,全局干部职工早出晚归,每天奔波在基层一线,在开展核灾、统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积极指导和帮助养殖户做好灾后畜禽栏舍重(改)建、种苗的调运、电力基础设施的改建等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补栏生猪3930头(其中仔猪3600头,母猪330头),家禽20000羽,投保母猪得到理赔39头;调运鱼种160万尾,亲鱼30组。修复倒塌畜禽栏舍4500平方米,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南方养殖场已恢复栏舍800余平方米,九泰公养殖场已修复栏舍900余平方米,恢复率均达到70%。副局长保忠保不顾年长体弱,长时间驻守在区鱼苗鱼种场,带领该场广大职工开展灾后自救和恢复生产工作,一呆就是半个多月。目前区鱼苗鱼种场已完410亩桔园的修剪工作,外调鱼种6.2万尾,完成部分鱼池鱼塘的放养工作,争取上级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更换安装变压器一台,重新规划全场生活生产用电线路三条,共计22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保证了全场正常供水用电。
二是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养殖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局干部职工想农民之所想,急养殖户之所急,在指导和帮助养殖户恢复生产、开展动物防疫注射的同时,广泛宣传国家扶持养殖业,特别是生猪养殖的优惠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效。据统计,2月份以来,全区拟新建年出栏万头生猪规模养猪场10个,万头以下的2个,已有几个猪场建造栏舍十余栋,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其余的都已动工,推平了场地即将兴建,计划建设栏舍共计约40300平方米,拟购进母猪5600头。其中栖凤渡丰塘村这一全区母猪养殖示范点,全村现存栏母猪650头,仅2月份,就新增母猪260头。该村母猪养殖协会,在材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拟集中建设一个栏舍面积约4200平方米的母猪养殖场,对全村的母猪养殖进行规范管理和科学养殖,对全区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区养殖业,特别是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进程,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依托区“养殖110”服务队,开展灾后科技下乡活动。3月3日上午,苏仙区畜牧水产局“养殖业100”服务队,来到栖凤渡镇丰塘村开展灾后科技下乡活动。在村委会活动中心,前来听课的村民络绎不绝,技术人员为村民认真讲解了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措施,同时还讲解了四大家鱼和特种水产养殖知识,课后还现场解答了村民提出的各类问题20多个,发放资料300余份。湖南日报和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等几家媒体,竞先进行了采访和报道。自2月份以来,苏仙区畜牧水产局依托区“养殖业110”服务队,投入业务骨干、技术员和动物防疫员约1200人次,积极参加灾后重建和养殖生产恢复工作,大力开展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和动物防疫知识培训活动,共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10期,开展集市技术咨询活动12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7800份(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