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野生蘑菇虽味美,这几类千万别贪嘴

来源:苏仙区健康教育所 编辑:谭茜纯 2023-05-22 15:37:59
时刻新闻
—分享—

野生蘑菇虽味美,这几类千万别贪嘴

野生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一直深受广大百姓喜爱,一旦碰到野蘑菇,有点鉴别能力的人自信能识别,一般都会采摘回去吃。但是有部分毒蘑菇和能吃的蘑菇长得特别像,鉴别能力不强的人很容易误采回去,导致中毒事件发生,中毒后,轻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及幻觉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人体肝肾等脏器损害,甚至死亡。每年各地都有误采误食毒蘑菇的事情发生,屡见不鲜。

5月来临,我省各地易混淆的几种毒蘑菇即将进入旺盛生长期,发生野生蘑菇中毒的风险增加。为此,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特邀永州市疾控中心推出野生蘑菇食用警示。

请广大群众注意,千万别采摘这类蘑菇,以防中毒事件发生。

野生蘑菇虽味美,这几类千万别贪嘴

一、鹅膏菌

鹅膏菌是比较好识别和区分的,它同时具有菌盖、菌柄、菌环和菌托。通俗地说,就是“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还穿鞋(指有菌托)”的蘑菇就是鹅膏菌。每年的5月至7月,偶尔可持续至9月,它们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并且经常成双成对出现在同一片阔叶树或者针阔混交林。近30年来,这两个剧毒蘑菇在我国造成至少超过100人死亡!!!


微信图片_20230522153221.png 


鹅膏菌这类蘑菇大部分是有毒的,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蘑界”的“黑白双煞”都是鹅膏菌(剧毒)。


微信图片_20230522153244.png 


少部分鹅膏菌可食,但一般人难以鉴别,如上图,你确定分的清楚?因此,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建议大家,凡是“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还穿鞋”的蘑菇千万千万不要采食!!!

采食后的后果可能就是:经过6~12小时的潜伏期;之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期;胃肠期过后,症状消失,近似康复,1~2天内的假预期;假愈期过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肾功能恶化,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16天死亡。

二、火炭菌

每年的6-9月,火炭菌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的灰色至灰黑色的蘑菇。由于该种伤后或者干后会变得像火炭一样黑,因此被老百姓统称为“火炭菌”。根据菌褶稀密度,可分为稀褶红菇、亚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其中稀褶红菇和密褶红菇是可食的,亚稀褶红菇剧毒,一般人很难分辨,很容易误采误食。亚稀褶红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是我国引起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剧毒蘑菇之一。近年来,该种在我国已造成几十人死亡,病死率甚至可以超过50%。


微信图片_20230522153339.png 


为了不误采误食,面对这种有毒无毒易混淆的“火炭菌”,不采不食是最好的。误食后的后果就是:一般经10分钟-2小时短潜伏期;之后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病人在胃肠炎期后会发展为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CK)急剧上升,出现肌痛、乏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有些病人出现酱油色尿(肌红蛋白尿),少尿、无尿,甚至急性肾衰竭;严重者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三、石灰菌

这里的“石灰菌”是打引号的,是指一类白色或白中带黄的类似石灰菌的蘑菇,像日本红菇、短柄红菇、黄绿红菇和美味红菇等。真正的石灰菌是可食的,可是老百姓口中的石灰菌,还真有可能是假的石灰菌,可能是有毒的日本红菇,因此不建议大家采食。

日本红菇:夏秋季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白色蘑菇,近5年来造成超过100人中毒,成为蘑菇中毒中最为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之一!该种可以导致严重的胃肠炎型中毒!!!

如下图,日本红菇和可食的短柄红菇、美味红菇、黄绿红菇不易区分,极易误采误食。


微信图片_20230522153608.png

面对这些容易混淆的蘑菇,最好的办法就是

不采不食、

不采不食、

不采不食!!!

重要的事情三遍!

说的再多,但还是有人对自己的认知迷之自信,认为自己从小就吃野蘑菇,穿裙带帽的鹅膏、火炭菌和石灰菌曾经都吃过,都没事,还很好吃,想让我不吃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面对这样骨灰级的吃蘑菇爱好者,只希望他们多做功课,熟悉各类蘑菇的辨别技能,能分辨出有毒没毒。

一旦误食野生毒蘑菇后该怎么办呢?

出现不适症状后,要立即催吐,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尽量保持食用蘑菇样品,以便专业人员分辨品种,尽快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

另外需注意的是,凡是误食后有潜伏期在6小时以上的,也就是说吃了蘑菇后6小时才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型症状的,一定要及时送至大医院去治疗。因为肯定是误食了含有剧毒鹅膏的蘑菇,如果不及时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有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再次慎重提醒大家:面对这些容易混淆的蘑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采不食、不采不食、不采不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苏仙区健康教育所

编辑:谭茜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