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来源:郴州疾控 编辑:陈晶 2025-07-22 15:34:59
—分享—

近期,广东佛山出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7月21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7月20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目前,疫情还波及佛山禅城区、南海区部分区域。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我市毗邻广东省,且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人员流动频繁,市民需警惕感染基孔肯雅热。

那什么是基孔肯雅热?人感染后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图片

一、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加上当前广东佛山出现暴发疫情,我市与广东毗邻,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二、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关节痛、皮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三、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白纹伊蚊(白天活跃,偏好干净积水产卵)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复制,数天后进入蚊子的唾液腺,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完成传播。

四、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病原体不同,但传播方式及临床症状相似,两者的主要的防控措施都是通过清理蚊媒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式阻断传播。

五、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做好个人防护

  • 居家: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适时用蚊香、灭蚊拍、防蚊灯杀灭成蚊,定期清理家中卫生死角。

  • 户外: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积水区等蚊虫密集处久留。

搞好环境卫生

  • 清积水:清空闲置盆、罐、桶、轮胎等容器积水、填平树洞、竹洞、洼地;清理空调、花盆、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 勤打理:水样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彻底换水1次,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

  • 严管控:储水容器(水缸、水池等)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妥善处理垃圾,避免废弃瓶罐形成积水。

特别提醒

近期有基孔肯雅热风险地区旅居史(如东南亚或广东佛山)来(返)郴的居民,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来源:郴州疾控

编辑:陈晶

阅读下一篇

返回苏仙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