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楚,生于1941年
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菜岭村人
1960年9月,19岁的黄传楚应征入伍
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
是一名“空中哨兵”
在部队期间,他苦练军事本领
编织天网护长空
曾荣立个人二等战功一次、
集体三等功一次、嘉奖一次
今天,一起来看发生在他身上
深藏60年的真实事件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雷达兵黄传楚回忆:“我是1960年9月到部队的,到部队后开始是雷达操纵员,大概是1961年下半年到纵队当文书,1964年底调到操纵班当班长。
1949年蒋介石兵败到台湾后,一直企图东山再起。1960年,蒋介石花重金从美国购买新装备,使用RF-101型超音速侦察机侦查大陆活动。这一侦察机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侦察机,在西方被称为“战略之眼”。此机可超低空飞行,可倾斜照相细致侦查同时还能超高速飞行。
黄传楚说:“它速度快又能低空飞行,还可以飞超低空,是那时最好的飞机,美国制造,美利坚的RF-101型超音速侦察。”
1965年3月18日上午9时,台湾方面又有RF-101出动,预计侦察机将登陆地为汕头一带。当时24岁的黄传楚已成为雷达操纵员1号手。当天上午10时,黄传楚开机进行战斗值班,正集中精力观察荧光屏,当天线转到106度方位,186公里(比过去最远距离117公里早发现)处出现微弱信号,发现是两架RF-101敌机。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雷达兵 黄传楚说:“我立刻汇报,团部立即下了一等战备,拉警报,我就立刻跟踪敌机,又重复汇报,那时候来了2架敌机,团部还不相信,说不可能来2架,那个时候我们部队空军力量还不强,准出海作战。”
黄传楚及时将发现情况报告作战室,连续报告3次,并将这批目标的方位、架数、高度等迅速报告团指挥所作战室,团作战室立即在全团发出一等战斗警报,并命令雷达站将黄传楚发现的这批来大陆领空的敌机进行军事情报侦察。由于黄传楚及时上报情况准确,给我方战斗机起飞作战提供了充分的战斗准备时间,执行飞行员利用精湛的飞行技术,紧跟着RF-101型超音速侦察机,直到战机以蛇形飞行的策略飞到临近大陆海岸线,成功击毁战机。
黄传楚:“我们这个飞行员紧跟敌机出海,有把握了,在海面把它打下来了,心情肯定是高兴、激动,打这个敌机是比较难的。”
1965年3月21日,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来空军机场召开庆功大会。会上宣布黄传楚所在的雷达兵第十九团二站记集体三等功,黄传楚记个人二等功。
当时表彰通报上这样写到:以抢报第一点情况的操纵员黄传楚同志为例,他12月10日对单机RF-101发距离在93公里,这次3月18日在186公里发现,这决非偶然,主要是苦练的结果。
黄传楚说:“勤学苦练,技术要好,眼睛不能随便哪里看,要紧盯荧光屏。”
1966年4月黄传楚退伍,根据当时政策“对于退伍的义务兵,应当本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进行处理”,该同志返回家乡苏仙区良田镇菜岭村参加地方生产建设。退伍不褪色,1977年他担任过新市公社制种班长,圆满完成制种任务,取得了县制种优秀奖;1980年调回担任生产队长,各项生产和粮食大增产,荣获公社优秀奖。
苏仙区良田镇退役军服务站站长艾鹏说:“黄传楚老人家他退伍之后,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女之痛,包括疾病缠身,但是在困难时候没有提及过自己的功劳,也没有说伸手向政府要求过照顾。”
深藏功名60载,直到今年4月,82岁的黄传楚老人将一张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盖章的“防空作战中荣记二等功”的奖状交到苏仙区良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手中,并说明自己的来意。
艾鹏说:“随着岁月的侵蚀,这位坚强的耄耋老人已经体弱耳聋,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这场战斗,致使他想在有生之年把这个奖状传给政府,激励青年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
该站工作人员立即上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对黄传楚的奖励认定工作随即展开,得到了部队的大力支持,按程序予以解密。目前,对退役士兵黄传楚的参战身份认定已经审核通过。
“希望我们的年轻人
发扬老一辈的精神
能吃苦肯战斗
报效祖国。”
这是黄传楚的希望
也是他毕生践行的信仰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曹敏 黄啸 通讯员:张艳军
编辑:谭茜纯
本文为苏仙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suxiannews.com/content/646740/69/12792767.html